十一局四公司:創新成果集中“答辯” 管理升級注入“新動能”
“傳統的隧道二襯混凝土空洞雷達探測需要托舉人員到隧道拱頂完成操作,施工安全隱患大、效率低、進度慢。這種無人托舉式隧道二襯空洞檢車,可以實現縱向及環向雷達探測……”
“CIS項目管理系統主要圍繞‘人、財、機’進行全方位的集約管理,實現公司與項目兩級資源信息關聯、內部協同管理……”
“創效碼是一張可視化、信息化的個人名片,可以快速了解該員工在公司的創效情況,形成公司整體的創效檔案……”
近日,十一局四公司第二屆職工創新成果評審會正在火熱進行中。來自該公司總部、基層項目兩級的11項優秀創新成果從推薦的21項參賽成果中脫穎而出,在該公司總部的“大舞臺”上展開激烈“角逐”。
“PTM全要素計量系統以最小顆粒度項目結構分解為基礎,滿足現場多種工序工法施工條件下的工程量數據采集和歸集使用?!痹诂F場,該公司工程量管理中心負責人詳細匯報了PTM全要素計量系統如何解決項目工程數量管理困難、成本核算精度不高、接口管理復雜等“疑難雜癥”,全面提高項目管理效率,促進公司成本管理“再升級”。該成果最終也斬獲了此次評審會的一等獎。
據悉,此次評審會以“我創效益我光榮、我解難題我自豪”為目的,旨在進一步發揮職工的創新潛能和創新活力,深入開展群眾性創新工作,深化成果推廣,促進經驗交流,形成“公司為員工提供展示平臺,員工為公司發展助力”的良好氛圍。該公司首屆職工創新成果大賽獲獎人員現場分享了創新工作經驗,通過交流互動,碰撞出創新思路“新火花”。
值得一提的是,職工創新成果大賽作為十一局四公司工會群眾性技術創新工作的一項品牌活動,目前已成功舉辦第二屆,大賽具有職工廣泛參與、成果豐碩,成果利于轉化、組織有序,參賽項目質量高、影響深遠三個顯著特點。在首屆創新大賽評選出的優秀創新成果中,《智慧物料系統》目前已在該公司25個重難點項目推廣使用,《隧道“光偉”二襯智能信息澆筑系統》榮獲了中國鐵建合理化建議與技術改進項目三等獎,在湖北省“第三屆”工友杯”職工創新創業大賽上作為十一局集團唯一一個參賽項目在全省149個項目中突出“重圍”,通過初賽、復賽,目前已成功入圍決賽;《自主研發隧道襯砌邊墻自行式鑿毛操作法》獲得了湖北省職工先進操作法優秀成果及中國鐵建合理化建議與技術改進項目三等獎。在本月中旬國鐵集團西南地區鐵路隧道建設觀摩交流會上,該公司隧道機械化、智能化的一系列成果也得到了國鐵集團和行業內部的高度好評,技術創新促進隧道施工管理升級的效果顯著。
與此同時,這兩屆職工創新成果大賽征集到的50余項成果涵蓋了橋梁、隧道、盾構、房建、水生態治理等5個領域,涉及項目管理升級、安全質量控制、節本增效、成本管控、施工技術改進、工藝工法創新等6大方面,參賽人員不僅有管理經驗豐富的項目經理、技術能力過硬的項目總工程師,還有來自施工一線技術人員。
近年來,十一局四公司把推動職工創新創造作為挖掘職工創新精神和創造活力的重要舉措,引導職工“勇于創新、敢于創新”的有效途徑,弘揚公司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具體手段,圍繞勞模創新工作室、重難點項目,廣泛深入開展勞動競賽和技能比武,大力推進勞模創新工作室、創新型班組建設,在勞動模范、工匠人才和技術能手的帶動下,涌現出一大批創新團隊和創新成果,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一局四公司李俊創新工作室、王更峰博士創新工作室、黎建華勞模創新工作室、王強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楊開龍創新工作室等被湖北省、廣東省工業工會系統、股份公司、十一局集團命名,在課題研究、攻關創新應用活動、方案優化等工作中取得了豐碩成果。
十一局四公司第二屆職工創新成果評審會現場
優秀創新成果進行現場匯報
現場評委與選手互動交流
《PTM全要素計量系統》榮獲大賽一等獎
相關新聞
- 2021-01-04提升項目管理 打造項目“家”文化